欢迎来到肿瘤防治网 (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医堂肿瘤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癌症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癌症故事 >> 正文
双重疗法 重获新生
2013/7/9 18:16:06 浏览次数:1801

    我叫范宝云,现年65岁。蚌埠玻璃厂退休职工。2002年初,我全身疼痛难忍,卧床不起,不能行走,生活无法自理。经安徽省肿瘤医院诊断,为盆腔巨大肿瘤,体积6×4×8cm,病理报告为“恶性小细胞肿瘤”,ECT检查为“全身多发性骨转移”。医院认为不宜手术,做了两次化疗后,身体更加虚弱,接近崩溃。

 


天无绝人之路。绝望之时,经一病友介绍,得知王振国教授研制的系列抗癌药物和冲击疗法,用药一个疗程后,疼痛大为减轻;两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可以下床活动了;经过不间断的用药,顽强的锻炼和乐观向上的心态,病情不断减轻,生活逐渐能够自理。

 

     一年半之后,我去省肿瘤医院复查,CT结果是“盆腔未见明显肿块,与2002年1月9日的老片比较,原肿块消失”,ECT显示:原骨转移的七处也只剩下两处。医院医生都认为这是一 个生命的奇迹。现在,我每天坚持服用振国系列药物的维持量,坚持每年去医院做一次全面复查,身体逐渐恢复,能买菜、烧饭、洗衣服,生活又重新开始了。

 

     我认为,自己之所以有今天,得益于振国医院的精心医治,得益于热心病友的关心、支持,我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奉献爱心,回报社会。去年,我参加了在北京的彩丝带爱心活动的传递仪式,让我感动不已,我决心当一名彩丝带爱心活动志愿者,把全新的抗癌理念、先进的抗癌疗法、众多的抗癌勇士、先进的抗癌事迹广为宣传,大力推荐,介绍给亲友、邻居、同学、同事、医院的病友以及周围所接触的人。

 

     我把住宅电话变成肿瘤病人的热线电话。家里几乎每天都能接听两三个外地病人的咨询电话,哪怕是在吃饭,在睡觉,只要电话一响,我马上去接,耐心回答病人的每一个问题,不厌其烦地解答疑虑,热情介绍“冲击疗法”。我特地准备了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每个来电话的姓名,地址,病情,电话号码,与全国各地的病人建立广泛的联系。如嘉兴的病友孙晓萍,蚌埠的胡继民等等,经常在电话里与我聊天谈心,一聊就是很长时间,孙晓萍说:“每次与你聊一聊,心情就好了许多,咱们有共同的语言。”

 

     我把家庭办成病人来访的接待站。有的病友在电话联系以后,要亲自来我家看一看,我理解他们的心情,表示热烈欢迎并热情的接待他们,把自己的病历、药品拿给他们看,详细的介绍自己的治疗过程,使他们有了真切的感受。例如明光的范文、怀远的李小华、本市的胡继民、刘步云等等,不止一次的来我家。我甘当病友的义务联络员。由于经常与癌症病友交往,许多病友把我当作知心朋友,遇到什么问题,都是先来问问我。有的病人想住院治疗,我就介绍他们去上海振国医院,主动帮他们联系蚌埠联络处或安徽办事处,或者先把病历,检查报告传真过去,使病人尽快及时治疗,仅今年年初就联系了3个病人去上海振国医院。

 

     我积极协助当地振国医院联络处、办事处,做好义务宣传工作,做好义务宣传工作,让更多的癌症病友走出误区,选择正确的治疗之路。每次专家组来蚌埠义诊前,我都当做最大喜讯,及时通知与我有联系的各个病友。义诊当天,我就会带上几个初诊的病人,亲自陪他们一道到蚌埠中医院义诊。有一次,一位淮北的病友,不熟悉蚌埠的交通路线,我就让老伴专门去车站接他,送他到中医院及时就诊。

 

    我像振国医院关心自己那样,关心周围的病友。王振国教授的《雪飘无声》一书,深深感动了我,也力所能及的关爱与我接触的病友。蚌埠一位病友熊冠利,错过了专家组来蚌埠义诊的机会,我打听专家组去了怀化,就亲自带她义诊。一位叫陈家英的病友,惧怕吃药后的反应而拒绝用药,使本已好转的病情又加重了。电话得知后,我冒雨去她家,把《生命之歌》中的许多事例讲给她听,她深受感动,主动服药,配合治疗,病情逐渐稳定下来。

经过这些年来,与众多病友的接触、聊天、交流、沟通,使我深深认识到:心理加药物的双重疗法,是病人重获新生的法宝。

谢谢大家!

相关栏目
 
· 真实患者心声 · 王振国讲肿瘤防治与康复02 · 莫让癌症迷花眼 · 抗癌知识讲座 · 《青春创业足迹》王振国 · 生命之歌 · “王振国系列抗癌药”救我命 · 癌症故事 · 抗癌知识讲座 · 典型案例
康复护理
 

  安徽水泥涵管    合肥水泥涵管
版权所有:肿瘤防治网 (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医堂肿瘤科) 咨询热线:0551-65587240 62836848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安庆路安徽中医药大学门诊部国医堂2楼肿瘤科   技术支持:新干线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