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在职国家干部,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抗癌公益事业。通过我的努力或受我的影响,不少患者树立了信心,战胜了癌症,走向了康复;也有不少患者选择了服用振国系列药或到振国医院治疗;同时还孕育了回报社会、投身抗癌公益事业、传递爱心、乐于奉献的患者群体。作为一名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尽这份义务,献这份爱心,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做一项有意义的事业,更是我感恩及人生价值的体现。
2000年,我因患鼻腔癌治疗出院后不久复发转移双肺,被医生诊断为晚期,只能存活几个月。在住院做了3个大剂量化疗且毒副反应严重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出院,比较了省内零零种种的治疗药品及治疗方法后,慎重选择了王振国教授的系列药物及冲击疗法。康复12年来,王教授的超凡医术和高尚人格魅力以及对患者的深情大爱一直感染着我。每当看到正在与病魔抗争的病友们,自己患病时绝望的情景历历在目,总想用自己的抗癌经历和正确科学的治疗方法传递给需要帮助的患者,让更多的患者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不走弯路,战胜癌症。
起初,我是单个“作战”,到医院或家中看望病人,与患者“话疗”,宣传王教授及其系列药物。自从担任江西省抗癌协会康复俱乐部和江西省癌症康复俱乐部领导职务之后,接触的新老患者越来越多,做到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帮患者所需,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群体抗癌环境。我还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在众多患者中广泛宣传王教授及其系列药物,使宣传覆盖面及力度不断增大,成效明显,以致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并接受了王振国教授及其系列药物。在此基础上,我又不断发现和挖掘人才,自发组建振国旗下的“游击队”,组织患者参加振国集团开展的康复游、红歌赛和诗歌朗诵赛等各类康复文化活动,组织有文艺特长的患者到省肿瘤医院与医患联欢,还开展省内康复游。尽管当时条件差,但我硬是把这支队伍拉起来了,在省内被公认是王振国教授的癌症康复组织。平时活动没有固定场所和经费,大家排练节目经常到湖边公园,有时开会我借用单位会议室,活动需要经费我也多次捐助,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在我的影响下,一些患者也自愿捐助。
自振国集团王总亲自来南昌指导成立国际癌症康复协会江西分会,我们感到如鱼得水,往日的“游击队”终于要成为振国旗下的“正规军”了。不久后的2011年9月,集团的宋主任又带来了王教授和王总对我们江西老区患者的关怀。在宋主任的直接指导帮助下,在上海振国医院梁总和江西振国服务处苗主任的鼎立支持下,我作为国际癌病康复协会江西分会和彩丝带爱心传递志愿者南昌工作站的主要负责人,紧密配合,很快组建了工作站,并及时开展了工作。从彩丝带启动仪式到志愿者新年联欢,再到王教授来南昌义诊,我利用人脉关系,都邀请了省内各大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并亲自撰写新闻通稿提供给记者。《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江南都市报》、《江西晨报》、《信息日报》、《中国江西新闻网》、《大江网》、《家庭医生报》、《南昌晚报》等江西主流媒体共报道16篇,《江西省人民政府网》、《人民网》、《中国网络电视》、《中国网》、《新民网》、《公益慈善论坛网》等省内外20多家网络媒体即时转载近30篇,使彩丝带爱心传递活动和国际癌病康复协会以及振国医院的影响不断扩大,深入人心,有效发挥了宣传报道作用。社会爱心人士也积极支持这项公益活动,有的看到报道要求加入我们志愿者队伍,有的医院看到报道也招募志愿者(其中有些是我们彩丝带的志愿者)为住院病人服务。同时,我还重视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康复文化活动,一方面认真组织患者参加振国医院所在地康复游和本地近郊康复游,一方面在原有艺术团的基础上,成立了彩丝带艺术团及合唱团,发挥有爱心有艺术特长的患者作用。我们现已开办了舞蹈、声乐和气功等培训班,经常组织排练文艺节目,每次王教授来南昌作癌症防治报告之前都会安排几个文艺节目,还组织新年联谊会整台节目。这些不仅展示了康复患者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水平,也给新患者以极大的鼓舞,还增强了我们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深受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工作站自成立半年来,严格把好会员和志愿者的发展关,目前已发展会员270多人、志愿者30多人,艺术团和合唱团演出人员共60多人。以后将组织彩丝带艺术团到医院、学校、社区、福利院、农村、厂矿和工地等场所演出,还参加省市有关演出,不断扩大“彩丝带”影响。
现在,分会和工作站发展势头良好,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进行。随着工作的进一步拓展,我将继续努力,不负众望,扎扎实实做好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彩丝带”公益事业。
|